【疾病】失智症的症狀及診斷流程?真的沒有藥可醫嗎?你必須知道降低風險的10種預防方式!(上篇)
大腦如果生病很麻煩,也無法靠手術開刀來根治,大腦相關疾病現在越來越常見的是好發於老人家的「失智症」,像我的阿嬤目前就是失智狀態,讓人感覺他腦袋中的時間、空間邏輯都不在正常的軌道上,生活在不同的時空,比如問他這個床舒不舒服?她會用日文回答說咖挖一(可愛),因此對於失智症患者的照顧不光是生活起居,還要很有耐心與同理心去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情緒。
在開始介紹之前,可以先來看衛福部針對失智症的微電影
老化與失智差在哪?
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,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每13人就有一人有失智症,若是到80歲,則每5人就有一位失智者,尤其邁入高齡化社會(應該說已經是了)失智人口只會更多,關於失智症件事也許各位都有機會碰到或照顧到。
人變老本來就會忘東忘西,但老化與失智不太一樣,失智是對於發生過的事「完全忘記」、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、性情改變、表達/理解能力變差、空間判斷能力變差、認知功能退化到「會影響正常生活」,以我阿嬤的例子為例,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吃過飯,剛餵完她隔一分鐘問她吃飽沒,她會說還沒吃。
一般來說正常老化的長輩記憶力也可能會稍微減退,但不至於會影響到日常生活,而且經過提醒長輩是可以自己回想起來的,但如果是失智的長輩,即便你已經提醒他,仍舊沒辦法回想起來。
失智症和阿茲海默有什麼不同?
失智症是一個總稱,又分因為神經退化所導致的「退化性失智症」(大部分是阿茲海默)、「血管型失智症」(因為腦中風或血管病變造成的),和其他因素導致的失智症(營養不良、腦部長腫瘤、藥物或酒精影響)
其中又以退化性失智症佔70%以上,造成阿茲海默的原因太複雜至今不明,但有觀察到這些人的大腦照下來,有「類似澱粉樣蛋白沉積」及「神經纖維糾結」的形成,導致腦中神經細胞間連結喪失和神經細胞凋亡。
導致這樣的現象說法有很多種,不少研究顯示「APOE ε4基因」會增加得病風險,有遺傳到一個或兩個APOE ε4對偶基因的人比沒有的人有更早的疾病惡化。目前已可以抽血檢驗APOE對偶基因類型,不過它只是只是一個風險因子,抽血篩檢永遠無法100%預測阿茲海默症是否會發生。
另一種說法是腦袋的神經傳導物質「乙醯膽鹼」不足,是目前大部分阿茲海默藥物所依據的理論基礎。
失智症的症狀及風險因子
想像身體和心智都逐漸變成小孩的狀況,生活需要別人的幫助(大小便失禁、喪失溝通能力等),甚至沒有辦法分辨家人或迷路,雖然目前沒有確切怎樣做一定可以預防,但以下的風險因子是可以確定的:
● 年齡:退化性佔一半以上,不可控
● 遺傳:在60歲以前發生的早發性失智症也多與遺傳有關,不可控
● 三高:血壓收縮壓160mmHg 未治療者,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5倍
● 抽菸: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
● 憂鬱:有憂鬱症病史的人,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
● 肥胖:中年肥胖者(BMI>30),罹患風險提高3倍,若是BMI介於25~30之間,風險則會提高2倍
失智症要看哪科?診斷流程?
有些人認為人老了就是會這樣「老番癲」,還是建議有懷疑的話早點去給醫生判斷是不是失智,由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很多,也不一定是阿茲海默症,比如記憶力不好、走路也有問題,可能是中風、帕金森氏症等,建議看「神經內科」確認病因。
中期的阿茲海默通常已經出現一些精神異常的行為,那看「精神科」比較適合,當然現在也有失智症專門門診,如果同時吃很多藥想要整合則可以考慮高齡醫學科。
流程
1. 問診:請舉出具體的紀錄和例子,「看到人想不起名字,過幾分鐘後才想起來」的情況就和「上午才說過的話,下午就否認自己講過」完全不一樣
2. 認知功能檢查:簡易心智量表(確認是否失智)、臨床失智評估量表(判斷是哪種類型及嚴重程度)
3. 找出病因:腦部影像檢查(電腦斷層、磁振造影)、抽血檢驗(是否與梅毒、營養問題相關)
失智有藥可醫嗎?
很可惜目前沒有藥可以治好失智,現在的藥主要是減輕症狀、提升生活品質,但沒辦法讓大腦恢復以前,雖然不時會有消息爆出將有逆轉阿茲海默的新藥上市,但隨著時間過去基本上都還是失敗收場居多。
藥很難開發的原因是,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,為了保護神奇小腦袋,身體在腦子外圍築了一座牆,是由構成腦部血管的「特化細胞」緊密相連所組成稱作「血腦障壁」,牆只容許胺基酸、氧、葡萄糖與水,還有某些特定的營養素通過,其他大分子、化學物質、藥品一概不能穿過!
這種篩選機制雖然成功阻止了細菌與外物的入侵,但也讓大部分的藥物不能進來,所以腦部相關的疾病(腦癌、失智、巴金森和漸凍人)很難靠藥物、化療來處理。
傳統還是已開顱手術,但因為大腦太精密有很多風險,可能開完會有後遺症(癲癇、性格改變、無法說話等)
就算如此也不要太灰心,「早期介入治療就有機會可保存較多的認知與生活功能」,甚至更接近正常老化的曲線。
科學支持的10種預防方式
研究人員一共找了4萬多份研究報告進行統合分析,提出21種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風險,其中10種屬於A等級建議,代表具有醫學的實證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:
MIND飲食aka心智飲食又是什麼?
心智飲食其實也不是什麼特別創新的飲食方法,混和「地中海飲食法」和「得蔬飲食法」而延伸的飲食型態,被認為能改善認知功能、減緩阿滋海默症病程。
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地中海飲食,以及強調可以降低血壓的得蔬飲食,共同點是吃大量的蔬菜、水果和魚類等食物。
高度遵守MIND飲食法的人,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可以降低53%,而即使只有中度遵守的人,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,也可以降低大約35%。
礙於篇幅太長,能讀到這兒的你肯定不簡單,相信你已經失智症有更深入的認識,下篇接著來討論市面上跟腦部保養比較有相關的保健食品,及關於健腦的小迷思,比如椰子油、銀杏到底可不可以防失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