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吞嚥困難】你有聽過日本介護食嗎?增稠劑怎麼選?讓牙口不好的老人吃的身心都健康!
美國中情局(CIA)最近公布全球227個國家與地區的「2021年總和生育率預測數據」,台灣竟然比韓國、新加坡等地方還慘,平均生子數為1.07直接榮獲最後一名!
當大家都在討論大環境不佳、政府的育兒補助措施不足的時候,換個角度想這也代表台灣的老人只會越來越多,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哪個政府執政都非常重視長照服務。
飲食狀況不好身體絕對好不到哪去,如何準備營養、色香味俱全又吞得下去的食物給長輩就變得十分重要。
你有觀察過吞嚥的流程嗎?吞不下去就要終身插鼻胃管?
吞嚥動作可分成三個步驟,任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會造成吞嚥困難:
1. 牙齒磨碎的食物往喉咽送(口腔相)
2. 食物經咽喉進入食道(喉咽相)
3. 食道的輸送(食道相)
一整個流程需要各個器官組織完美協調,假使因為老化或疾病導致牙齒受損、食物無法成團,唾液分泌不足太乾不好吞、沒注意食物便會跑進氣管,這時若長輩肌力不足咳不出來導致吸入性肺炎,死亡機率大幅提升。
有去過長照機構的你一定看過許多老人家插著鼻胃管,呆滯地看著電視對吃東西這件幸福的事一點感覺都沒有,其實如果單純因為退化而導致吞嚥障礙的老人,只要照顧得好,有八成可以拆掉鼻胃管。
譬如準備合適黏稠、軟硬度的餐點再加上專人指導等,不過怕老人家嗆咳肺炎反覆住院、照顧上比較麻煩的緣故,有些人管子一放就是一輩子,長期沒有咀嚼反而讓口腔功能越來越退化,形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不會咬的老人只能吃泥?你聽過日本的「介護食」嗎?
之前在醫院實習時要幫忙廚房阿姨一起準備病人的飲食,除了依照不同疾病的菜單有些微差異之外,食物的質地也要依照不同老人家的牙口功能來決定,要切小塊、打成碎粒、半流質或全流質型態?
你能想像每天要吃泥餐的感覺嗎?就算是把不同菜(泥)分開擺放,連續吃個好幾周我自己也受不了,除了視覺上影響心情食慾,在製作的過程中若不注意可能造成食物汙染腐敗,相較於台灣大部分機構所使用的糊餐,日本早在十多年前開始發展「介護食」的概念與相關產品,吃東西這件事被視為一種復健運動!
介護食標章
日本介護協會將不同硬度、黏稠度和攝食難易的食物區分成四級,讓業界廠商可以依照來訂定包裝標章:
區分1:牙齒易咬碎類(ex.厚蛋捲)
區分2:牙齦可壓碎類(ex.高湯蛋捲)
區分3:舌頭可壓碎類(ex.炒蛋捲)
區分4:不需咀嚼類(ex.無料茶碗蒸)
日本介護食商品很多以無菌充填或殺菌軟袋作包裝,除了顧及食品衛生之外還方便撕開加熱,在便利商店或各大超市都能方便找到,以日本的食品大廠丘比(kewpie)為例,目前照護餐食商品有60種,從海鮮、壽喜燒到親子丼,提供多樣選擇,台灣目前也有將這類的餐點代理進來,小包裝也方便照顧者單次加熱。
重新塑形,增加食慾
另外也有廠商研發出特別的「混和粉」,要讓長輩吃得有尊嚴、吃的眼睛開心心裡也開心就不能總是吃糊狀食物,這類混和粉可以讓已經糊掉的食物重新塑形、還原食物的原貌,但實際上可以用叉子或筷子輕易壓碎,讓人真的有感覺在「用餐」而不是為了活下去而進食。
喝水易嗆咳,增稠劑怎麼選?
若液狀食物太水、流速太快,長輩吞嚥反應不及便容易出現嗆咳,甚至有東西跑進肺部感染,因此適量的增稠液體可以減緩流速,天然的增稠劑如麥粉、糙米粉、太白粉(勾芡)、洋菜粉等,加熱後可以達到糊狀,或是選擇商業配方攪拌30秒即可增稠,以下比較了幾款商業增稠劑給有需要的人作參考囉!
希望台灣未來有更多針對照護飲食的商品,若家中有長輩體重不明原因減輕、常常嗆咳、食物殘渣留在口中和進食時間過長等,可以考慮求助復健科醫師、老人專科醫師、語言治療師和營養師的協助,有好的飲食就能有好的生活品質唷。
參考資料:
日本介護協議會